
Part 2: 上回講到,如果我地戴住佛教嘅「有『識(Mind)』眼鏡」去睇Flow,呢齣可愛憫人嘅貓喵漂流記,就會頓然被塗上滿滿嘅形而上哲學色彩。當然,對於Flow嘅中心思想,其實導演Gints Zilbalodis響不同訪問到有解釋。
Flow嘅故事原意本以主角喵天生對於水同埋狗仔嘅恐懼,去借喻人(包括作者自己)學識與恐懼/焦慮(Anxiety)共存同埋成長嘅過程。同時導演亦希望以洪水末日背景下,所發生嘅故事乃至Open Ending結局,去表達響人生同埋製作過程嘅困難之中,人與人之間互相合作同埋支持嘅重要性。

而呢個「人」對於「心」嘅學習同成長過程,以Camtrulia嚟講,亦同佛教嘅存在論(Onotology)同埋救贖論(Soteriology)不謀而合。

不過響進一步將Flow睇成一套Dharma movie,以(偽)詮釋學(Hermeneutics)去討論佛學上(1)以蛇鷲(Secretarybird)所影射嘅小乘佛法(Hinayana)、(2)鯨魚所借喻嘅大乘佛法(Mahayana),以及(3)不同小動物所代表嘅「心所(Mental Factors)」等等嘅概念之前,我地先研究一下Flow嘅故事背景,同佛教世界觀相似嘅地方…
Leave a Reply